《三字经》《弟子规》该不该读?

1233
收藏
详情
微信分享
最近几年有所谓国学热,而被认为是古代“蒙学经典”的《三字经》《弟子规》等作品,被拿出来被许多学校和企业采用,似乎这是通往国学的必经之路。但古代贤人君子们少年时代的启蒙读物,真的是这些书吗?

话题

# 《三字经》《弟子规》该不该读? #

0/800
发表

热门评论

  • 小梨子12045449(微博)
    我就好奇一个现象了,孙子当“爷爷”,爷爷当“孙子”的家庭状况又怎么解释呢?是孩子小不听话?还是家长不懂得教育?《弟子规》还就是本日常行为规范的读本,一个人从小如果行不端坐不正,养成嚣张跋扈的性格,成人后是为害社会还是造福一方?
    01-06 11:06 · 未知
    0 2
    • 小梨子12045449(微博):
      不否认这些读物都有些所谓的“糟粕”因为这些不是现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社会多少有些脱节,但是能否将其中意思注解为现代人的日常行为就看读者是否有足够的认知。“父母叫,应勿缓”就理解字面意思,你当父母的叫自己孩子,死活不答应你,你心中作何感想?
      展开
      01-06 11:14 · 未知
      0
  • 动历史(微博)题主
    可以读啊,像汉学家那样当古代思想史入门材料读,像读加尔文为孩子所写的《日内瓦教理问答》一样地读//@jdjjcjckfkdknnrj: 那么,到底该不该读呢?
    01-06 14:20 · 未知
    1 1
  • 小梨子12517300(微博)
    这些都已经成书在至少在南宋之后。有点好奇之前的又读什么呢?
    01-06 17:14 · 未知
    0 3
    • 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产,不能说它们与时代脱离所以没有阅读的价值了!不管是《三字经》、《弟子规》还是《礼记》, 里面描述为人处事的道理,告诫我们说话做事要谨慎庄重,事业有成不要得意,待人要谦虚诚实.....这是儒家孔子主张为人处事低调谦虚的经典作派,李嘉诚是代表人物了!
      展开
      04-17 20:40 · 广东湛江
      0
    • 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产,不能说它们与时代脱离所以没有阅读的价值了!不管是《三字经》、《弟子规》还是《礼记》, 里面描述为人处事的道理,告诫我们说话做事要谨慎庄重,事业有成不要得意,待人要谦虚诚实.....这是儒家孔子主张为人处事低调谦虚的经典作派,李嘉诚便是代表人物了!
      展开
      04-17 20:36 · 广东湛江
      0
  • 我认为《三字经》和《弟子规》都适合青少年们阅读,可以合理地规范他们的行为,我先前幼儿园就是经常读《弟子规》和《三字经》,小朋友们的思想行为都发展得很健康!
    02-01 14:10 · 广东湛江
    1 0
  • 小编,儒学是亲证之学,切忌走批判路线,只学个模糊的概念推理。误人误己。
    01-08 01:51 · 浙江宁波
    2 0

新评论

  • 小梨子11747654(微博)
    有这功夫多背背唐诗宋词元曲不好吗?不押韵吗?以后用不上吗?辞藻不优雅吗?不够励志吗?并不是,只是有的人没什么文化还居心叵测而已
    01-06 14:04 · 未知
    2 0
  • 小梨子12337600(微博)
    将语文教育放在历史维度来思考,确实存在很多出入之处
    01-06 12:21 · 未知
    0 0
  • 小梨子11032936(微博)
    那么,到底该不该读呢?
    01-06 12:20 · 未知
    1 0
  • 小梨子14742824(微博)
    感觉读不读都没有用 就是糊弄 孩子们真的懂或者遵循里面的意思嘛
    01-06 12:06 · 未知
    0 0
  • 所谓国学热,也只是一段时间有点热度罢了
    01-06 12:01 · 未知
    0 0
  • 对对子很有意思的,我喜欢玩
    01-06 11:56 · 未知
    0 0
  • 古代启蒙肯定是四书五经啊
    01-06 11:55 · 未知
    1 0
  • 小梨子14686066(微博)
    精华在不与时代变化的真理哲学内容部分,以及朗朗上口的合辙押韵。
    01-06 11:52 · 未知
    2 0
  • 三字经译作英文会是什么样子
    01-06 11:49 · 未知
    0 0
  • 什么东西都是要两方面来看的
    01-06 11:45 · 未知
    0 0
京网文[2017]10577-1243号京ICP备16047887号-1主体备案号:京ICP备16047887号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2271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532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电话:18210536154举报邮箱:legal_department@pearvideo.com网络谣言曝光台
梨视频APP二维码
下载APP